
8月7日上午,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了“链兴烟台·品牌增动能”主题系列记者见面会绿色建造产业链专场。烟建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文爱武,飞龙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宋健,山东惠晟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涛聚焦绿色建造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共话“好房子·烟台造”的创新实践,共推高品质城市建设的“烟台样板”,携手为烟台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注入强劲动能。
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随着 “双碳” 目标推进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升级,绿色建造已从 “选择题” 变为 “必修课”。山东惠晟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始终将绿色理念贯穿产业链全周期,从设计源头到运营维护,构建了 “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建造和实践模式。
山东惠晟建筑科技有限公司通过 BIM 技术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将设计方案与生产施工精准衔接,减少传统建造中 20% 以上的材料浪费。针对装配式建筑特点创新的模块化设计方法,使构件标准化率提升至 85%,工厂预制率提高至 90%,从源头减少现场作业量和碳排放。同时推广超低能耗建筑标准,编制的《装配式节能结构一体化混凝土墙板应用技术规程》已经发布,目前新建项目中,绿色建材使用率已达 85% 以上。
施工阶段是产业链减碳的关键环节,山东惠晟建筑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技术革新与管理升级实现绿色施工。采用装配式与智能建造技术,现场推行的干法施工工艺,从源头上改变了传统湿法作业的高耗水、高污染模式,配合装配式建筑构件的工厂化集中生产,不仅让施工垃圾排放量降低 70%,减少了建筑垃圾清运和处理环节的碳排放,还使施工现场用水量直接减少 50%,每年每万平方米施工面积可节约水资源约 2000 吨。
山东惠晟建筑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数字化运维与能效优化实现长期减碳,在数字化运维管理方面,自主研发的惠晟智造执行系统(HSPC-MES)构建了覆盖产品从设计、生产、施工到运营维护的全生命周期数据链条,使管理流程规范化程度提升 50%,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在生产环节的能源革新上,首创的太阳能热源养护系统实现了绿色制造的重大突破。该系统通过集热器阵列高效收集太阳能,配合储热装置和智能温控系统,为预制构件养护提供稳定热源,全面替代传统天然气蒸汽养护工艺。经实际应用验证,太阳能养护系统使养护阶段能耗降低 60% 以上,每年减少天然气消耗约 80 万立方米,对应减少碳排放 1500 吨以上。同时使构件早期强度提升 10%,缩短养护周期 20%,实现了节能、减排与提质的多重效益。该技术已获得山东省科技成果认定,成为绿色建材生产的标杆技术。
下一步,山东惠晟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将继续以 “全产业链绿色化” 为目标,在技术研发、模式创新和生态协同上持续发力,为实现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贡献企业力量。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诚邀合作伙伴。
山海步道滨海段全线基本贯通,第一海水浴场新增服务建筑、多功能台阶和综合服务设施,改造已进入收尾阶段;观海骑楼、街舞秀场等重要地标,...[详细]
今年,烟台全面启动老旧住宅电梯更新更换工作,将利用国家超长期国债支持政策推动全市717部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更换。目前,更新项目已全部启...[详细]
8月4日,海阳核电3号机组最后一个大型模块——CB20模块(非能动安全壳冷却水箱)顺利吊装就位,标志着3号机组全面进入安装、调试阶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