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取山水升华之精华、运冷热交融之匠心,在老酒坊里升起腾腾云雾,化为醇冽的酒。
这是顺应自然时灵感的撷取,也是面对生活时神奇的创造,更是山水人合一中生动的蝶变。
但横贯东西、神秘的北纬28度线与蜿蜒南北、源远流长的赤水河神奇交织,才是坐标了古蔺的个性。
得自然之意,取山水之材,专酱心之造,应时代之变,这就是“酱心古蔺·得意之城”。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因酒而知味,因酒而“得意”,酒的一饮而下,转化为“干”的万千豪气。
个性的气候条件,个性的微生物群落,个性的水质资源,注定了古蔺个性的酿造叙事。
作为四川唯一酱酒优质产区,古蔺全县目前酱酒产能达18万吨、储能超55万吨,拥有27家规上酒企,实现白酒产值270亿元、税收58亿元,拥有从原料供应、基酒酿造、储存老熟,到包装设计、品牌营销、文旅融合的完整酱酒产业链条。
品牌矩阵多点开花、龙头企业与新兴品牌梯次发展,古蔺正全力打造“赤水河左岸世界优质酱酒千亿级产业集群”,书写着“中国酱酒看赤水河,赤水河畔看古蔺”的产业传奇。
得“个性”之意,以酱酒为代表,古蔺形成了独特的发酵产业体系。这种发酵产业的核心就是以“慢”为哲学,以“时”换“实”,将时间转化为风味,将技艺升华为文明。
酱酒从“端午制曲、重阳下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每一步修行都是对时间的驯服。
酸菜发酵需45天,期间需每日翻动菜坛,调控酸度与盐度,这一过程被称为“守坛”。
麻辣鸡的腌制需72小时,期间需反复涂抹秘制酱料,才能形成“皮脆肉嫩、骨香入髓”的口感。
在古蔺,除了酱酒坊里,酿酒大师对酱酒品质的坚守。还有一群代表,他们把坚守匠心当成一种执念和情怀,把古蔺一域之味做成了世界的舌尖共舞。
“君不见赤虺河源出芒部,虎豹之林猿猱路。层冰深雪不可通,千寻建木撑寒空。”这是明代状元杨升庵由川入滇时对赤水河及两岸恶劣环境的写实描述。
在善为中突围,他们笃志于将山水之困变为山水之机,对美好生活的探索和向往从未止步。
旧时古蔺,面对缺盐困境,“以酸代盐”彰显了他们主动改变生活、创造生活的智慧。
溯及清代,赤水河的疏凿,开启了川盐入黔的新通道,古蔺将盐语酒歌实现浑然交融。
如今,在古蔺县太平镇的渡口不远处,仍有十几艘红底蓝舷的货船静静泊在清清的赤水河里。入境的水面上,似乎倒映着舵手们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闯荡世面的岁月。
1935年,中央红军在这里转战54天,开展了重要的四渡赤水战役,发生了重要的战略转折。
如今,1200余件革命文物、300余处遗址遗迹静静诉说着“用兵如神”的军事奇迹,更镌刻着“变被动为主动”的革命哲学。
这波红色波澜和红色风景,不仅化作了古蔺人骨血中最强的红色精神基因,更启示着一代代古蔺党员干部群众在困境中寻生机、于绝境中开新局的善为意识和突围精神。
空间突围,古蔺创造了发展了“立体”农业模式——山顶戴帽子,山腰种果子,山下挣票子。山顶守住绿水青山的底子,山腰适宜海拔地带,大力发展甜橙产业,山下则种植优质糯红高粱,供给与当地的酿酒企业。
瓶颈突围,古蔺曾实现从脱贫摘帽县到西部百强县、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的两大跨越。
“拿地即开工”、“十一证”齐发不断刷新极速审批纪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溶洞使用权成功拍卖……“得意”有了新内涵——在古蔺,能为就有所得,能干就有成就。
拼搏突围,古蔺县正实施“生态立县、酒业强县、农旅富民”战略,努力构建“一圈四链”特色产业体系(千亿级酱酒产业生态圈,百亿级能源、绿色建材、绿色食品(农特产品 及相关产品)、文旅康养产业体系),让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强基富民的最坚实保障,以一域之为为全市、全省大局扛起更多担当。
黄荆老林景区游客中心入口处,一座玻璃房中横卧着一棵长约7米的金丝楠木树干。
以木作为首道景观,它不仅讲述着那段边民抢林的历史叙事,也生动展示了黄荆老林的宝藏满山,更印证了一个道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横卧的金丝楠木倒更像是一道就地取材的道闸,它告诉人们,只有持续守护,这片面积为433平方公里的老林才能永焕生机。
当山外的信息流和人流不断涌来,以黄荆老林为代表的生态优势和绿色优势,正转为古蔺产业向新发展的新胜势。
绿色新转。在古蔺“一圈四链”特色产业体系中,绿色高百分占比(能源、绿色建材、绿色食品、文旅康养)成为古蔺推动产业向绿发展的生动证明。
绿色新为。古蔺构建“一核一圈两带五组团”的全县文旅产业空间布局。细分“红色研学、生态康养、酱酒体验、乡村休闲”四大产业领域,以红色研学为核心,聚力研学基地打造、研学课程培育、研学场景体验;以酱酒体验为核心,聚力发展酱酒文化体验、酿造场所观光、酿造工艺沉浸式体验;以山地康养为核心,聚力发展森林康养、避暑度假、疗愈养生;以乡村休闲为核心,聚力发展田园康养、农耕体验、特色场景,4大细分领域和12个发展方向齐头并进、全面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如今,古蔺在传承靠山吃山的理念中有了更新的打法,将酒文旅资源系统性重塑,以酒为媒,以旅促酒,以酒兴旅,努力实现从各产业的相对分隔到各业态的黏性融合,进一步提升“中国酱酒之乡”品牌价值,努力走出一条酒文旅深度融合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
在绿色生态中守护初心,在红色传承中汲取力量,在金色产业中创造价值,古蔺的“得意”,不仅是历史的馈赠,更是当下的实干,更是未来的宣言,一座崇实、善为、尚新的现代之城,正从乌蒙秘境中破茧而出,走出大山,走向世界。(川观新闻记者 高启龙)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